直度手柄的存在價值就是「型」夠「酷」!?
首先,介紹一下傳统菲林相機的「直度手柄」的設計原因和用途。
(圖二)135格式菲林 圖片來源: http://www.baliphotoshooting.com/film-cameras-reborn-whats-the-difference-with-digital-cameras.html |
卷裝底片與自動捲動底片的需要
傳统135格式菲林(註一)相機,曝光用的底片是卷狀的,是一條很長而沒有分隔的長膠條捲在一個金屬小筒中,結構就像日常用的拉尺(圖二)。拍攝時是要在底片曝光後,把底片拉動至另一個可曝光的底片部份,每一次曝光就形成一格一格的樣子。過去這動作一般是由手動操作,如希望底片自動捲動到合適的部分;或希望可在短時間內拍攝多張底片,即所謂連環快拍,就要加裝香港人口語所稱的「摩打」或文雅一點稱之為馬逹捲片器(註二)。(圖三)Nikon FE with motor drive MD12 and Nikkor AI 24mm lens By Trond Kvitvik (Own work) [CC BY-SA 3.0], via Wikimedia Commons |
我們握著的:是馬逹捲片器
![]() |
(圖四)Nikon FM2 with motor drive MD12 and Nikkor 105mm lens 圖片來源 http://www.mir.com.my/ rb/photography/companies/ nikon/htmls/models/htmls/ fm2nbigmd12.htm |
一般來說135格式單鏡反光機的馬逹捲片器,就是所謂的「直度手柄」。 把馬逹捲片器安装於相機的底部,從背後看,右前方向上再伸出一條柱狀部份。底部的空間是安裝電池,右前方伸出部份就可配合相機原有外型,設計成一個手柄狀,方便手握,抵銷外加馬達捲片器的重量。
增加相機底部空間,成了直握時省力的方便
我想也是因為馬達捲片器下部安裝電池部分的外型,安裝在相機的底部,會凸出一個頗大的部分,那麼就可多了空間用手抓著,由於直度拍攝時,相機需要以鏡頭光軸為軸心,作90度的旋轉(詳見圖五)從正面看,原本相機的底部就成了相機的左方,令直度拍攝時,右手握著原本是安裝在相機底部的「馬達捲片器」電池匣部份,就不需將握機的右手抬高至額頭(圖五右方),握機時可省力一點,也更穩定。這樣握著相機,沒辦法按動原本的快門按鈕(圖五左方為原本的快門鈕位置),那麼就要多加一個快門按鈕在「馬達捲片器」正面的左下方,方便我們右手按鈕,直度拍攝時才會有實效,否則只可握著手柄,但按快門時又要重新移動右手,多餘的是。
(圖五) |
所以,傳统菲林相機的「直度手柄」或「馬達捲片器」有二個原因出現:(一)短時間內自動捲動底片;(二)省力。
現代數碼單鏡反光相機,沒有了拉動菲林的需要,馬逹捲片器的功能也消失,為什麼還會有外加的「直度手柄」?是純為直度拍攝時,手握相機時的需要嗎?
如此看來,只餘下一個省力的理由去保留那「直度手柄」,夠充分麼?就是省力,外加一個手柄,怎麼說也是會重了的。一加(手柄重量),一減(易握省力),最後有效益嗎?為什麼還需要外置一個「直度手柄」呢?
有些人還會說:加裝了「直度手柄」才酷,才有形,夠專業。作為茶餘飯後的一則笑話,我還可以接受,但如果你真的是如此態度的攝影人,對不起,我會瞧不起你呢!
以下談談數碼相機的「直度手柄」(多功能電池匣)的另一個用途,就是電源供應。
不可靠的電池
先說說一個有關相機電源的慘痛經歷:在一次宴會拍攝中途,電源供應是數碼年代的關鍵
當然,可以用時間和一點損耗來解決:就是不要讓電池使用到最後一秒,相機不能操作才更換電池,因到那時,可能就是要拍攝的時刻。換電池就會白白目送精彩事件的消失。較保險的做法是當電池差不多用盡時,別可惜那餘電,就先把握空檔時間,更換新電池。事實上,一個拍攝項目,很少會完全一點空檔也沒有的,所以這解決方法,在大部份的情況也算是可行,但當然不是最好!
(圖六)MD-200多功能電池匣 圖片來源:http://www.digitalreview.ca/cams/nikond200_page2.shtml |
備用電池和預先知道電量狀態是必要的
所以我發覺數碼年代的機身,不但要預備後備電池,例如圖六的多勁能電池匣,它既可作「直度手柄」,同時提供容納兩顆充電池的空間,
「直度手柄」的另一個優點是能源的多樣性——多種電池的兼容。
多種電池的兼容讓相機使用週期延長
一般來說,機身的壽命會比充電池的壽命下滑得慢很多。如果使用正確,又保存適當的話,我相信一般相機機身使用十年八載不會是問題。但現今的電池,尤其是原廠的專用電池,當出產後數年,有些型號就已經會斷市。那就要購買代用電池,接受非原廠的次級質量。不然,「直度手柄」就是一個既可為機身增值,又可使用常見的AA電池的方便好配件。至少,在我們可見的未來,AA型的電池也不會停產吧。所以現代的所謂「直度手柄」,不是馬逹了,而是一個「多功能電池匣」。
總結
專業攝影人大都會加裝直度手柄,就是為了(一)充電池的不間斷供應;(二)了解備用充電池的狀況;和(三)電池的多兼容。而非為了「型」,或形象問題。如果你是為了「型」而買了「直度手柄」,我會向你說句,不要儍吧!嘿嘿!留著那千多元作旅費,或資料搜集的費用,多去不同地方,多拍攝會更值得。
註一:底片在香港口語都叫作「菲林」是英文Film的音譯,叫得普及了,就書面也有人寫。由於是卷狀,又稱膠卷。
註二:片即底片
Good!但我也買了一個,除了型之外,真係重左.......
回覆刪除所以閒時和郊遊拍攝時,我不會加個直度手抦上去。
刪除